地理资源所成功举办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

  1230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福智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京成功举办“生态信息应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书记于滨、福智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立明,地理资源所党委书记廖小罕、财务资产处处长何文华、对外合作处处长王振波,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黄玫等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由地理资源所成果转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房世峰主持,廖小罕和郑立明、黄玫共同签署了《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廖小罕指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地理资源所始终坚持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加强与企业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是地理资源所的重要工作和使命所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地理资源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双碳”战略发展目标的重大部署,前瞻性地布局了系列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本次成功转化的“生态信息应用技术”科技成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次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实现了近十年我所专利技术转让零的突破,希望这个序幕能够翻开所企合作新的篇章,也期待能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向转化、服务大众,为建设美丽中国、富强中国做出我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于滨在致辞中指出,地理资源所作为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著名的科研机构,在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具有深厚的人才储备和卓越的科技成果,本次成功转化的科技成果就是造福社会、为民谋福利的重要成果代表,希望福智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抓住本次签约契机,继续深化与地理资源所的全面战略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此外,也希望地理资源所不断升级成果宝库,继续加强与中关村科技资本的对接与交流,共同助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宏伟部署。 

  黄玫简要介绍了本次转化的科技成果,并回顾了这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本次转让的科技成果包括软件著作权中国森林固碳速率模拟系统V1.0”和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特征量的降尺度算法及装置。前者是快速、全面模拟和计算中国森林固碳速率的模型工具,后者主要针对模型输出的土壤碳储量、植被碳储量、土壤固碳速率、植被固碳速率等数据进行高精度的空间降尺度,形成高分辨率的空间数据,有效弥补模型输出数据空间分辨率低、生态系统变化特征不明确等缺点。这些科技成果可以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相关应用如碳核算、碳计量、碳汇评估等提供实时、动态、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支持。 

  福智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及法律顾问、地理资源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法律顾问和科研团队代表参加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 

    

    

  (地理资源所成果转化委员会办公室 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