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守与突破
3月30日,央视科教频道CCTV-10《中国科学家》第四集聚焦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闵庆文,展现其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卓越贡献。作为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二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推动中国22项农业文化遗产走向世界,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保护理念方面,其研究团队提出“动态保护”理论框架,强调传统农业系统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发展。节目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通过研究生态监测与经济评估,论证了传统农业模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民增收方面的双重价值,促使其成为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技术应用层面,其团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遗产地生态数据库,为保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开展数字化记录工程,累计完成50余个遗产地的影像采集与口述史整理,相关成果纳入国家农业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国际合作方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传统的守护,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验正在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纪录片《中国科学家》第四集通过讲述地理资源所闵庆文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坚守与突破,也为全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视频链接:
https://tv.cctv.com/2025/03/30/VIDEdwRx4XVRVhC9VLB2SsGt250330.shtml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