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FLUX第二十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会议顺利举办

202583日至7日,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第二十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会议在甘肃省张掖市顺利举办。本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部门的近80家单位共计180余位学员。经过选取,90余名学员齐聚张掖参与培训。

本次培训由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和中国生态学学会长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Campbell Scientific公司和康宝智信测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承办。

84日上午,ChinaFLUX综合办公室主任陈智研究员主持了培训班开幕仪式,并致开幕辞。随后,来自美国Campbell科学公司的微气象应用科学家杨柏博士、高级系统集成工程师Matt Perry、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梁乃申博士,康宝智信测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资深技术工程师李彦磊、关雷、李尚刚分别就大气边界层、湍流以及涡度相关理论、通量及环境要素测量仪器、通量站点位置的选择以及测量设备的安装、数据处理以及质量评价和控制、涡动系统的维护、以及通量研究领域的最新测量技术等14个主题展开详细讲解。

86日下午,来自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王旭峰副站长、青海理工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陈铁喜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贾昕教授分别做了《基于碳通量观测与遥感数据的植被物候变化分析》、《大尺度GPP估算离散化问题与潜在解决方案探讨》、《毛乌素沙地典型灌丛生态系统的碳源/汇特征及影响因素:从日变化到年代际趋势》的学术报告。

    87日,培训会组织学员进行野外考察,前往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调研,先后参观了大满超级站、花寨子荒漠站、黑河遥感站、戈壁站及张掖湿地站。

ChinaFLUX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班持续向广大参会学员普及通量观测理论与仪器技术方法,为中国通量研究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促进一线科研人员与技术骨干的互学互鉴,为我国通量观测研究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会议合影


野外考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