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闯研究员在2025世界粮食论坛“一国一品”倡议高级别实施会议作主旨演讲
2025年10月13日-17日,2025年第五届世界粮食论坛在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召开。期间,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地理标志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国一品”亚太区域组织组副主席刘闯研究员,应邀出席“一国一品”倡议高级别实施会议,并就“GIES支持OCOP实施”作主旨演讲。
2025世界粮食论坛以“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一国一品”倡议高级别实施会议旨在推动全球共同努力,加快实施“一国一品”(OCOP)倡议并扩大其影响。会议由FAO总干事特别顾问、全球“一国一品”行动秘书长夏敬源主持,FAO总干事屈冬玉、莱索托国王莱齐耶三世,以及孟加拉国、阿尔巴尼亚、阿尔吉利亚、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农业部长和官员参加会议。
FAO总干事在开幕辞中强调,“一国一品”在FAO农业粮食体系的愿景向实际行动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正在利用其农业优势推动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将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让消费者获得更健康的食品,希望各国持续努力以取得切实成效。
刘闯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地标生境”(GIES)是基于开放科学原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开展地理产品和原产地环境溯源和识别的综合技术包和工具链,已经成为FAO全球“一国一品”倡议的加速器。目前,“地标生境”在“一国一品”成员国的推广和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一国一品”的知识,品尝到“一国一品”的产品,感受到“一国一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显著影响。
为使各国能够推广具有高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特殊农产品,FAO总干事屈冬玉于2021年发起“一国一品”倡议。该倡议为在全球建立有弹性和包容性的农业食品系统而努力。如今,95个国家正在推广56个结构调整方案。“地标生境”技术在中国已经成功建成27个案例,国际上已经在不丹藜麦、尼泊尔大豆蔻、巴拿马咖啡等案例中得以应用,正在向亚太地区和南美地区广泛推广。
“地标生境”技术和方案在“一国一品”倡议高级别实施会议上得到了FAO和各成员国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标志着地理资源所“地标生境”技术支持FAO“一国一品”倡议实施能力建设项目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展现了FAO与中国携手利用国际合作模式支撑全球农业“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的主题担当。

刘闯研究员作主旨演讲

“一国一品”倡议高级别实施会议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