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人,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骨干、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流域水文过程演变机理与区域水资源安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提交多份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和两办实质性采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专题、地理资源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西藏水情预报系统研发项目、浙江省绍兴市水安全保障“十五五”规划项目等。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7.12-至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5.9-2017.8 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教研室,教育秘书
2014.7-2017.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1.9-2014.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理学博士
2008.9-201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学专业,理学硕士
2004.9-2008.7 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士
主要研究兴趣:流域水文过程演变机理、极端水文事件变化归因、暴雨洪涝灾害防治、湖泊生态水文过程变化机理、区域水安全保障规划等。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鄂尔多斯内流区遗鸥湖泊湿地流域水文过程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理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黄河中游窟野河流域植被变化对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机理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长江流域未来百年水资源风险与韧性预估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黄河水源涵养区下垫面动态演化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理模式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极端水文过程的影响机理
[6] 企业委托项目课题,重载铁路区域洪水风险评估与示范区雨水情监测
参与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湿润-干旱过渡带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培育项目,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过程非平稳性形成机制研究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京津冀水资源需求管理与适水发展布局
[4]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吹填陆域淡化水体的加速形成技术体系与风险管理系统
[5] 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中国水安全保障的战略与对策咨询研究
[6] 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雄安新区水城共融建设战略咨询研究
[7] 西藏自治区山洪专项,西藏自治区水情预报系统研发与暴雨山洪灾害风险图编制
[8] 地方委托项目,浙江省绍兴市水安全保障“十五五”规划
[9] 地方委托项目课题,绍兴市水生态价值转换研究
[10] 企业委托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绍兴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
[1] Zhang Y., Liang K.*, Liu X., Liu C., 2025. Enlarging Difference Between Persistent Extreme Precipitation and Fixed-Time Extremes in China. Earth's Future, 13(7): e2024EF005877.
[2] Zhang Y., Liang K.*, Liu C., 2023. Tim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ourly scale event-based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622: 129712.
[3] Liang K.*, 2018.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decreased runoff between the water source and destination regions in the middle route of China’s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Risk Assessment, 32(2): 369–384.
[4] Li Y., Liang K.*, Liu C., Liu W., Bai P., 2017.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evapotranspiration products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Hydrology Research. 48(2): 498-513.
[5] Bai P., Liu X.*, Liang K., Liu C., 2015.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 of twelve monthly water balance models in different climatic catchments of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529: 1030-1040.
[6] Liu X.*, Luo Y., Yang T., Liang K., Zhang M., Liu C., 2015.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bability of concurrent drought events between the water source and destination regions of China's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2(20): 8424-8431.
[7] 梁康*, 公丽, 宋小青, 张永勇, 刘昌明, 2024. 黄河水源涵养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特征及未来格局. 水科学进展, 35(02): 325-337.
[8] 公丽, 梁康*, 刘昌明, 2023. 黄河水源涵养区水碳变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进展, 42(09): 1677-1690.
[9] 张仪辉, 刘昌明, 梁康*, 吕锦心, 2022.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学报, 77(03): 603-618.
[10] 吕锦心, 刘昌明, 梁康*, 田巍, 白鹏, 张仪辉, 2022. 基于水资源分区的黄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资源科学, 44(02): 261-273.
研究生招生
招生专业:自然地理学
招生方向:水文学与水资源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电话:010-64889671
E-mail: liangk@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