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怀   历史丰碑  
  历任领导   两院院士  
  著名人物   创新人才  
  专题文章   所庆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忆回顾  > 科研工作回忆  
  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的开拓与创新——兼述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编制的历程与成就(作者:廖克)  
          2010-06-21    【关闭】  
 

作者:廖 克*

20世纪50年代我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地图学专业学习期间,正值前苏联掀起编制加盟共和国与州地图集的热潮,又得知国内也加紧编制中国国家大地图集的筹备工作,因此跟随导师、地图学家扎鲁茨卡娅及地图教研室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和国际地图学协会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主席萨里谢夫教授学习综合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并参加了由扎鲁茨卡娅担任主编的《伊尔库茨克州地图集》的编辑工作,完成了“地磁图组”的编辑与编绘。同时我的毕业论文题目选择了“综合地图集中自然地图之间的统一协调问题”。准备毕业回国后争取参加国家大地图集的编制工作。1961年8月回国后,主管留学生工作分配的部门同意了我的要求,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研究室工作。地图研究室主任陈述彭先生非常欢迎我参加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编制工作,让我负责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统一协调和担任土壤图组的责任编辑并担任专门地图组组长。1964年中科院还任命我担任地图研究室副主任,协助陈述彭先生完成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编制工作。1982年开始着手重编国家地图集时,我任自然地图集主编、经济地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农业地图集编委,到1999年自然地图集出版,我参与了两次地图集编制的全过程,前后近40年。体会和感悟良多,现以“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的开拓与创新”为题草成此文,作为地理所参与工作的同仁们的共同回忆。

一、第一代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开拓与成就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纂列入“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1958年7月成立中国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图集编委会”),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任主任委员,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白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友渔、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黄秉维任副主任委员,决定分普通、自然、经济、历史四卷出版。1958年下半年普通地图集的设计准备先行启动,1959年下半年自然地图集的编制也相继开始。1960年初经图集编委决定,国家自然地图集署名中国科学院编制,国家测绘总局分发。编撰工作由地理所负责,组成编辑室,陈述彭任主任,开始图集的总体设计和着手各项编辑准备工作。

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编制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包括本院地质、大气、植物、土壤、动物等研究所以及中国地质、气象、水利等科学研究院在内的全国48个单位、200多位专家参加协作,奋战八年,于1965年完成编稿。该图集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阐明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第一部国家大型综合地图集,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在陈述彭先生的领导下,边学边干,开拓创新,使图集具有以下特点与创新:

①贯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别为农业服务的指导思想,提高了地图集的实用价值。② 采用一套自然区划地图,包括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等部门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图,着重阐明我国自然地带的基本规律与区域特点,加强了地图集的科学系统性。③专列海洋图组,以及地质新构造、第四纪沉积、地面太阳辐射、高空气流、河流水化学、野生资源植物、资源昆虫、河口学等方面的图幅,反映当时新的分支学科的最新成果。④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自然变迁(如历史时期地震、水系与海岸变迁等),古为今用,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⑤在地图编绘与制印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如地图色标的设计制作,面状网纹符号菲林片的研制,仿宋简化字体和照排机字模板制作,120网线的采用等。

该图集编稿完成后,于1965年2月召开了地图集编委会自然地图集专门委员会会议,对图集设计与图稿进行审定。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张劲夫出席会议开幕式。郭沫若院长应邀题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作封面题名。

有关图集印刷装帧与内部出版等问题的解决值得提及的如:拨印刷装帧专项经费60万元。图集封面所需8两黄金由国家科委上报财政部,经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批准,之后将这8两黄金制成了五万张金箔压制图集封面的国徽与图集名称。国家地图集的印刷纸张也是指定某造纸厂专门用棉花生产的157克特殊海图纸。图集由上海中华印刷厂制印装帧。中华印刷厂设备陈旧,但老工人的技术水平很高。图集的图幅类型多样,地图图例较多,图斑较细。有的图幅需手工制作10多块印刷版,套印非常困难,工人师傅耐心细致,反复实验,精益求精,使整本图集的套印都很准确。为保证每幅地图都能平整展开,采用复杂的“蝴蝶装订”。为保证四开本封面适应各地气温与湿度条件,采用各种纸板与各种粘胶反复实验,终于成功。使图集的印刷和装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受“文革”影响,图集取消了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和国家自然地图集专门委员会人员名单,增加了毛主席肖像及有关语录。

国家自然地图集共制印了5000本,其中4000本精装,800本封面塑料软装,200本盒装。图集由国家测绘总局分发。

国家自然地图集选题完整,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制印精美,被公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图集使用30多年,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由于10年动乱,国家普通地图集只完成了省区地图部分,于1969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内部出版,其他各卷的编纂被迫停顿。

二、第二代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继承与创新

1978年邓小平主持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0年12月,武衡、曾世英等17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国家地图集列入国家规划,继续编纂与公开出版”的提案,经审查通过后,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测绘总局联名向国务院提交“关于继续编纂出版国家大地图集的请示报告”。1981年5月赵紫阳总理、万里、姚依林、谷牧、薄一波、姬鹏飞等副总理圈阅批准同意国家地图集再次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批准重建以武衡为主任委员的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继续按国家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重新编纂)、农业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历史地图集分卷出版。同时要求“尽量采用新资料、新技术、新工艺”,“保证国家大地图集的高质量、高水平”。

1982年初武衡主持召开了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图集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国家地图集总体要求,确定国家普通地图集由国家测绘总局为主办单位,国家农业地图集由国家农委和中国科学院为主办单位,国家自然地图集属于重编,仍由中国科学院(后增加国家测绘局)作为主办单位,国家经济地图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测绘局为主办单位,国家历史地图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办单位。之后,各图集都建立了编委会并确定了图集主编,分别开展设计与编制工作。

(一)重编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基础与条件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理、生物、海洋、环境等学科及各专业部门组织了各种科学考察与专业调查,考察与调查的广度与深度,所获取资料的精确性与翔实性都有很大提高。70年代至90年代对青藏高原所组织的多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多学科第一手资料,基本上解决了中西部地区资料不平衡的问题。

2.全国气象、水文、地震、海洋等定位观测台站的数量有一定增加,尤其是西部地区有较大增加。同时原有测站的观测年限都有较长延伸,大多在35年以上。积累了多年的观测数据。

3.70年代以来,我国地学、生物学、海洋与环境科学都先后组织大批科学研究项目,其中“六五”、“七五”、“八五”攻关与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科学院的重大、重点项目,都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增加反映这些成果的地图,提高了图集的科学价值。

4.70年代以后,我国编制出版了一大批全国专题地图集与系列地图,为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编制提供大量新的基本资料。青藏高原、黄河流域等区域性地图集,以及全国1:100万地貌、植被、土壤、土地利用、土地类型、土地资源、草场等基本自然条件与土地资源地图等,对国家自然地图集也都有重要参考作用。

5.70年代以后国际上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广泛应用。国际上还先后开展“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减灾10年”等。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对地观测与全球制图计划。各国新编制出版的国家地图集内容更为广泛,更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较多增加资源利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选题和内容。

以上说明,重新编制出版国家自然地图集已经具备良好而充实的基础和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二)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特点与创新

1987年开始重新编制的国家自然地图集(以下简称自然图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任图集编委会主任委员,陈述彭任副主任委员,廖克为图集主编。新编自然图集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方针;力求图集选题与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采用了计算机制图与制版等最新技术,加强实验,努力创新。该图集有以下特点与创新:

1.充分显示20世纪我国地学与生物学的科研成果

图集总结概括了20世纪以来,特别是建国50年来我国自然环境科学考察获得的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全面系统、准确详细地反映我国自然环境特点和各自然现象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充分展示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图集编制中全面充分参考利用全国重要的气象站655个,水文站900个,地震台站79个,海洋站55个,并中国科学院的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56个,其中大多数台站已有30-40年以上连续观测数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组织的综合科学考察39次(其中包括海洋考察与专业调查12次)成果,以及我国现存有500年以上的旱涝记录和3800多年的地震记录。图集的每幅地图都有长期的观测数据或深入的调查研究资料,或具有创造性的研究结果作为基础。因此每幅地图都表示大量的基础信息或重要的科学结论。例如一幅单页的“山地垂直自然地带图”表示56个山体垂直带谱,包括我国所有地带的垂直带结构,显示我国各自然地带内垂直带类型的复杂多样及其变化规律。图集70%的图幅系首次公开发表。其中30%的地图均系首创。

2.单列自然资源、自然灾害、自然利用保护三大部分,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图集单列三大部分,集中反映我国各类资源的分布特点、相对数量及开发前景;阐明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与不利自然因素的分布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形成过程与原因;反映我国利用自然的重大成就和保护自然的艰巨任务。图集除表示一般的各类矿产资源外,还表示了煤、煤成气、油页岩、石油、天然气、地热、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水资源除表示地表水资源外,还表示地下水资源、冰川水资源和湖泊水资源。自然灾害部分中表示了地震、滑坡、泥石流、旱、涝、冰凌、冰雹、雷暴、台风、近海风暴潮、土壤退化、盐渍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有害动物,以及硒、碘、氟与地方病等。自然利用保护部分除大型自然利用与改造工程、水土保持、土地利用、海水养殖外,还表示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珍稀保护植物、动物、淡水鱼类与海洋哺乳动物等。上述三大部分地图占图集的40%,这为我国资源合理利用的规划与决策,灾害防治对策的制定,以及自然保护规划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3.较多的动植物地图显示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的深入

植物图除了类型图与区划图,植物区系表示了各类植物的特有种属的地区分布与多度,还选编了食用、工业用、药用野生植物,海洋浮游植物,稀有濒危保护植物等图幅。其中“食用、工业用野生植物图”表示分布较广、用途较大的油料、淀粉、甜味剂、香料、维生素等五大类72种植物;“药用野生植物图”表示了最重要的48种药用野生植物的分布及其蕴藏量。动物图除动物区划、生态地理动物区分布、动物地理代表种、淡水鱼类以外,较多地选编了有益动物与家禽、家畜种源动物、产业资源动物、药用动物;海洋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动物;有害动物;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保护淡水鱼类、海洋珍稀保护哺乳动物等。所有这些地图不仅反映了对生物圈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程度的深入,对于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与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4.突出反映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贡献

图集较多地选编了地球科学各学科,尤其是新分支学科与新研究领域所取得重要成果的图幅。例如选用了板块构造、地质力学、断块学说与地洼学说等四家不同观点的地质构造图,反映各地质年代海陆变迁史的古地理图。选编了岩石圈动力学,地学大断面,大地热流,地温梯度,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遗迹,黄土分布,长江流域水体环境背景值,气候—植被地带与潜在净第一生产力及其对全球变化反应的预测,农田生产潜力,地震活动特点与时空变迁,滑坡灾害,泥石流灾害,硒、碘、氟环境与地方病等图幅。为了反映海洋研究的深入,增加了较多的海洋图幅,如海底地质构造、海岸与海底地貌、海底沉积、近海水化学要素、海洋涌浪、潮流、海底矿藏、近海风暴潮等。上述地图反映近30年来国家重大与重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或突破性进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5.实现了由传统工艺向全数字化计算机设计、编辑与自动制版工艺的根本转变

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国内外都较快地实现了计算机制图,但地图的制印仍需要手工刻绘与手工制版,工序繁多,周期很长。90年代初国际上研制成功地图计算机出版系统(或称地图电子出版系统),当时仅在少数国家试用。1995年地理所从美国引进一套计算机出版系统以后,由于该系统不很完善,只得反复试验,根据本图集的需要,建立专题地图色彩、线形、符号、汉字等数据库和底图数据库,建立起计算机设计、编辑与自动制版新的工艺流程,使图型复杂多样、图斑细致、数据量极大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地图集,实现了全数字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编辑与自动制版。从而大大提高制图与制版质量,缩短了出版周期,首次实现国家地图集编制出版由传统工艺向新工艺的根本转变。使地图集的编制与制版技术全面达到国际上90年代的最先进水平。而采用计算机出版系统完成如此复杂的大型国家地图集,在国际上也为数甚少。

国家自然地图集采用计算机制图技术完成,于1999年以中、英文版同时出版,并于2003年出版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和完成图集数据库与互联网地图集,并入互联网络,实现信息同享。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获得“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12 月该图集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8月该图集还荣获国际地图学协会“国际优秀地图奖”。

第二代《中国国家地图集》各图集自1982年启动,至20世纪末陆续完成,情况如后:国家农业地图集编委会由何康任主任,周立三为图集主编。该图集于1990年先行出版。国家经济地图集编委会由甘子玉任主任,刘岳为图集主编。该图集采用计算机制图技术完成,于1993年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同时出版,1995年出版了电子地图集。国家普通地图集编委会由李廷赞任主任,喻沧为图集主编。该图集于1995年出版,并于1997年出版电子地图集。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委会由张友渔任主任,谭其骧为主编,历史图集拟分三册出版,第一册已于2001年完成计算机制图与制版,第二册也完成计算机制图与制版,第三册已完成初稿,但由于出版单位署名等问题至今尚未出版。我国国家大地图集的编纂历时20年,加上文革前的8年,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近30年时间才完成这一巨大的地图编纂系统工程。中国国家地图集五卷构成整体,各卷相对独立,达到了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圆满结合,实现了国家科学规划的预定目标。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是完成国家地图集编制的主力。“文革”前开展的国家普通地图集和国家自然地图集编制中,地理所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编制,同时完成国家普通集中西部六省区(占全国面积的40%)地图的编绘任务。 “文革”后继续编纂的五部国家地图集中,中科院地理所承担并完成了其中大部分任务,即承担和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重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参加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地图集》,承担和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的计算机制图与制版任务。



*廖克(1936—),1961至退休在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