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怀   历史丰碑  
  历任领导   两院院士  
  著名人物   创新人才  
  专题文章   所庆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忆回顾  > 科研工作回忆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作者:王守春)  
          2010-06-21    【关闭】  
 

作者:王守春*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为根治黄河,我国地理学界也包括历史地理界前辈学者投身与此有关的研究中。

20世纪60年代,谭其骧先生在《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黄河从东汉末年到唐代的约800年期间,存在一个安流时期。谭先生认为,由于这一时期农业民族从黄土高原上退出,让位于游牧民族,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方式变成以畜牧为主,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这是下游之所以会出现长期安流局面的决定性因素。接着,任伯平先生发表了《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长期安流的原因》(《学术月刊》1962年第9期),他认为东汉以后至唐代的黄河安流与黄土高原人文地理变化没有关系,主要是东汉初年王景治河的结果。水利界较多支持任伯平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史念海先生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黄土高原有森林的文章。此后,他又在《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出版)中系统阐述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黄河中游曾经有过大量的森林。黄河中游在历史时期不仅有森林,而且森林也因时而有不同的演变。…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天然植被大致是分成森林、草原及荒漠三个地带。森林地带包括黄土高原东南部,豫西山地丘陵、秦岭、中条、霍山、吕梁山地,渭河、汾河、伊洛河下游诸平原。草原地带包括黄土高原西北部。荒漠地带包括内蒙古西部和宁夏等地。森林地带中兼有若干草原,而草原地带中也间有森林茂盛的山地。

此后,不断有学者撰文论述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问题,论证黄土高原曾有过面积很大的森林。如鲜肖威认为甘肃省黄土高原历史上也曾是森林植被。有的作者又进一步提出历史上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67%。这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景可于1983年在《地理研究》上发表文章,指出历史上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不可能达到67%。伍光和等人更在兰州大学校刊上(1986年)撰文,指出:根据黄土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上黄土高原不可能有森林。后来又有若干针锋相对的论争。当时,黄土高原是否有森林的问题成为地理界乃至地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科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牵头的国家“七五”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经济开发》,其中设立了《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课题。在此课题下设了“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子课题,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我所历史地理组共同承担。

大约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有学部委员向国家提出黄河问题应作为地学重大基础研究的建议,后经讨论确定项目名称为《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由地理所主持完成。在历次讨论黄土高原的会议上,黄秉维先生多次指出,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问题现在有些雾里看花,他希望我所历史地理组应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此前我们组对黄土高原历史植被问题尽量回避,不愿意卷进这一争论。黄先生给我们提出此问题,也为我所历史地理研究指出一个重要方向,我们不再回避。

由此开始,我组从了解分歧,请教权威入手,经野外实地考察,研读历史文献,综合分析,提出结论。已发表的论著对黄土高原植被的认识相差很大,主要有三种观点。有的认为黄土高原植被应为森林,有的认为是森林草原,有的认为是草原。有的学者把陕西省森林带的北界划在黄土高原北缘的榆林,有的北界划在延安。上述意见分歧,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已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各研究者的学科不同,有的从事自然地理研究,有的从事植物学研究,有的从事第四纪研究,他们复原天然植被的途径不同,导致结论相差很大。

拜访请教侯学煜先生。侯先生指出,黄土高原古土壤是黑垆土,土壤腐殖质含量很高,这不可能是森林环境,而应是在生草环境下形成的土壤。侯先生在《中国自然地理·植被地理》一书的打印稿中认为整个黄土高原植被为森林草原。

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广泛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取得了两点认识:

1、关于黄土塬、梁和峁的植被。这种地貌部位上,树木很少,如陕北的洛川塬,地形极为平坦,汽车在塬上跑一个小时,也很少见到树木。甚至降水较多的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如太原东面的寿阳县,有宽广的黄土塬,也很少有树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黄土梁和黄土峁上,树木也很少。如位于黄河东侧的山西乡宁县的黄土梁峁和黄河西侧延川县黄土梁峁上的植被,以灌木绣线菊、酸枣、荆条、刺李、铁杆蒿等为主,几乎无乔木。而在绥德、米脂以北的黄土梁和黄土峁上,连灌木也很少见,主要有沙棘、锦鸡儿等耐旱灌木。草地在北部地区占有广大面积。但并不是黄土高原的所有塬、梁、峁上都没有树木。在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的黄土塬、梁、峁上,也有树木生长,如在渭河北侧黄土塬上,可看到一片片茂盛的阔叶林。在渭北和陕北的许多黄土塬、梁、峁地形上,还能种植果树,也生长得很好,表明黄土地的塬、梁和峁上,的确能生长树木。但大部分地区黄土塬、梁、峁上的树木生长情况不佳。如宁夏县南部葫芦河上游地区(固原地区)和山西吉县东部的黄土梁上,都有大片长得很密的松林。但这些松树都种植了几十年,直径不到10公分。黄土高原地区群众管这种长不高大的树木称为小老树。

2、黄土高原的山地和谷地,有较多树木生长。特别是一些山地,如陕北宜川县黄龙山,连绵起伏山地被连续的茂密的森林覆盖,与黄土塬、梁、峁上的植被迥然不同。

研读历史文献确认以下可靠可信:人类对自然植被破坏很轻微时黄土塬上长有许多木本植物,但多为灌木。虽也有乔木,但长势不佳,多为矮小的树木。古代那些宽广的黄土塬上,草地占有很大面积。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地,主要为森林覆盖,而且森林茂盛。甚至陕北靖边县的白于山,古代也是“上多松柏,下多栎檀。”

综合以上各点形成关于古代黄土高原植被性质的基本认识,区别不同地貌,分述如下:

在春秋战国以前的上古时期,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上的植被应为疏林灌丛草原,其与草原带之间的界线应在岱海、府谷、榆林、靖边、环县一线。这一认识与孢粉分析结果相吻合。刘东生先生主编的《黄土与环境》中的孢粉分析,庆阳、环县地区的黄土梁上的全新世中期黑垆土上的植被,含较多木本植物花粉,表明那时在黄土高原北缘地带的黄土梁上,植被也不完全是草原,而是有一定的木本植物。但古代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地和谷地植被以森林为主。

回顾史念海先生关于历史上黄土高原植被分为森林、草原和荒漠三个带和森林带中有草地,草原带中有局部森林等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史先生把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黄土高原的黄土塬、梁、峁上木本植物都认为是乔木(实际上其中大部分是灌木),并把这些灌木形成的灌木林当作森林。

查明了历史时期植被界线变化。历史早期,草原带南界应在榆林、府谷、岱海一线。后来,可能从东汉以后,草原带逐渐向南移动。到宋代,草原带南界已南移到绥德、庆阳、平凉、固原一线。

历史上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对黄河含沙量的影响。一种意见认为,古代黄土高原上的河流是清的,山清水秀,山川秀美。黄河三门峡水库设计时,就是建立在黄土高原绿化可使黄河变清的前提上。后来,三门峡水库被淤积。另一种意见认为黄河自古多泥沙,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可以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但对黄河泥沙的减少没有多大作用。

上述看法都有偏颇。实际上,古代黄土高原即使在植被覆盖很好的情况下,黄河含沙量也是较高的。早在3000年前的周人就感慨,黄河何时能变清。早在2500多年前的《管子·水地》篇就已说到“秦之水泔而稽,淤滞而杂。”秦地即指黄土高原;水多泔,意即浑浊。古代黄河水含沙量就偏高,这是与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黄土性质,以及与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的季风气候特点有关。

古代黄土高原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历史时期人类破坏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如黄土高原地区考察,在宜川县目睹黄龙山地区植被覆盖很好,从那里流出的一些河流的确是清的。再如在吕梁地区的兴县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兴县与东面岢岚县之间的分水岭的半山坡上,普遍生长很茂密的灌木林和乔木,那时的居民点还只是在山坡的下部,20世纪80年代这里的居民点已分布到半山坡上,耕地已开垦到山坡顶部,几乎没有任何天然植被。访问当地老人,在20世纪30年代,穿过兴县县城的河流水还很清,夏季小孩子们还在河里嬉戏洗澡,而1987年夏季考察时,该河已是浑浊不堪。文献记载黄土高原一些河流被称为“清河”,表明古代这些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小。黄河在古代虽然含沙量较高,但后来黄河含沙量更高。宋代以后黄河频繁泛滥决口改道。明代以后,虽有潘季驯等的治理,河患仍非常严重,这是与宋代以后,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加,土地垦殖率增大,宋代开始开垦坡地,明清坡地和山地的开垦更为严重,破坏自然植被,加剧土壤侵蚀有密切关系。

黄土高原历史植被的研究,对今天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黄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貌区别对待。在黄土地貌区,不应强调种植乔木而应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在山地应以种植树木为主。在黄土高原东南部地区的黄土地貌上,可适当种植树木。黄土高原北部和西部,更应以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黄河泥沙,不能使黄河变清,黄河也不可能变清。黄河治理既要在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生态建设,种树(应主要种植灌木)种草,还应在干流和支流有水利工程措施。



*王守春(1940—),1964年至退休在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