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怀   历史丰碑  
  历任领导   两院院士  
  著名人物   创新人才  
  专题文章   所庆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忆回顾  > 科研工作回忆  
  我的华北平原情结(作者:程维新)  
          2010-06-21    【关闭】  
 

作者:程维新*

华北平原是我国干旱、盐碱、洪涝、风沙严重危害的地区。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为了治理改造干旱、盐碱、洪涝、风沙,长期以来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2月,《科学时报》发表了我写的一篇短文:《中国科学院在黄淮海平原的足迹》,简述了我院几代科研人员在黄淮海平原的战斗历程。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基本上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笫一次见到的华北大平原,居然是水乡泽国

1963年,我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水文研究室工作。1963年秋,华北平原发生特大洪水,因大水火车停运。九月份,我才乘上由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火车穿行在华北平原上,整个大地一片水乡泽国,火车像一条巨龙在大海中缓慢行进。这就是我笫一次见到的华北大平原。

我笫一次见到的盐碱地,居然是白茫茫一片

1963年10月底,我与高考同志一同前往德州试验站。当天晚上九奌多钟到达德州,一轮明月高悬天空,我背着行李行走在运河西侧的渠道上,道上一片雪白,脚下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就像南方冬季里下的霜。我是学农业气象的,我想天气还没转冷怎么会有霜呢?高考同志告诉我这不是霜,是盐碱,大水之后返盐特别严重。出生在南方的我,不知盐碱是何物。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盐碱”两个字。第二天一早,看见试验地里白茫茫一片,像被白雪覆盖了似的。这就是我笫一次见到的盐碱地,而从此我与盐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辈子与旱涝盐碱打交道。

德州试验站,迈开了我科学实验的第一步

德州试验站位于京杭大运河西侧约2公里。当时的运河水很深,水很清,水质也很好,许多船舶在运河中穿行。夏季傍晚,我们经常在运河里游泳。德州试验站属于背河洼地,地下水位高,秋季土壤返盐特别严重。德州试验站以水热平衡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农田蒸发、潜水蒸发、水靣蒸发、土壤水分、热量平衡等,各种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尤其是测定农田蒸发的仪器,当时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德州试验站是以水文室的水文物理组为主,组长是凌美华。

1963年冬和1964年,由于老同志要在北京搞总结,凌美华要我负责站上的日常工作。当时在试验站观测的还有单福芝、高考、王汉斋和王洁同志。陈科信和逄春浩两位研究生也常去站上观测。在德州试验站,我参加了各种仪器的观测,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基本掌握了各种仪器的观测方法,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受益终身,为我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德州试验站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山东省水科所的同志,从他们那里我也学到很多东西,增长了许多知识。

德州地区野外考察,使我看到旱涝碱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1965年,我参加了《德州专署旱涝碱综合治理区划》研究。这是我所的重大科研项目,我所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气候等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参加。在汪安球、邢嘉明同志的领导下,我参加了德州地区的野外考察,参加了作物配置和旱涝碱与作物布局等方面的编写任务。这项工作使我了解面上的情况,认识到德州地区旱涝碱的严重性,旱涝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后来在禹城试区能顺利开展工作,应该说与这段经历密不可分。《德州专署旱涝碱综合治理区划》报告,为禹城试验区创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土面增温剂”的试验,奠定了我面上工作的基础

1971年,我参加了 “土靣增温剂”的试验研究工作,组长是丘宝剑,副组长是洪加琏和程维新。我主要负责河南省商丘地区“土靣增温剂”的试验。与我一起工作的有郭来喜、许越先、赵名茶、黄芳菲、王洁等。在黄淮海平原,商丘地区也是旱、涝、盐碱、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商丘地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为了棉花获得高产,当地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当时我国地膜产量很少,而且价格很贵。土靣增温剂是一种重要的地面覆盖物,具有保墒、增温、抑盐等多种功能,广受群众的欢迎。商丘地区“土面增温剂”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几百万亩,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在生产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土面增温剂”成为我所在文革期间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四等发明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土面增温剂”的试验研究期间,由于我是课题组负责人,经常要与当地干部群众打交道,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试验,如何做群众工作,奠定了我以后从事面上工作的基础。

重返禹城试验区,是我人生奋进的新起点

文革期间,禹城试验区几次派人到我们所来,让我们帮助恢复实验区。1977年,我和吴长惠等去禹城,在杨德泉同志的陪同下,我们全面考察了禹城试验区。在文革动乱期间,禹城县一直抓试区的工作,各项观测一直没有中断,使我们很受感动。但试验区仍然存在大量盐碱地,作物产量很低,许多科研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在禹城期间,我们与禹城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杨德泉、徐德昌、马宪全、董怀金、王沁源、马逢庆等同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1978年,在山东省科委主持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东农学院、山东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海河指挥部共同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禹城试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中间试验》和《盐碱地综合开发技术体系区域试验》。我主持了我们所承担的课题。这两个项目的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3年,《禹城试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中间试验》获国家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禹城站参加这项研究的有程维新、洪加琏、赵家义、逄春浩、张兴权等。

这项工作,是我迈向综合治理盐碱地科研工作的第一步,是我人生奋进的新起点。从此,就一直与盐碱地打交道,没有离开过禹城这片土地。

筹建禹城试验站,为试验站的创建添砖加瓦

为了解决旱涝碱治理过程中提出的许多科学问题,唐登银、程维新与刘昌明、左大康同志研究决定,在禹城试区内建立以水量平衡与水盐运动规律研究为主的野外试验站。禹城试验站是以水文室的蒸发组为主,唐登银是组长,程维新是副组长,站名最早定为蒸发试验站。1978年秋,我们去禹城试区建站选点,决定在南北庄的东南方约1公里处建站。

禹城试验站筹建工作由我负责。我与禹城试区负责人杨德泉和禹城试区办公室主任马逢庆同志商量,建站所需经费(包括建房、仪器和设备)都由国家课题(马逢庆)支付。1979年4月,我去禹城筹建试验站,马逢庆同志派了2位同志协助我工作。麦收前,盖起了四间砖瓦房、一座库房和厨房,建起了围墙。洪加琏同志负责筹建气象场,逄春浩同志负责筹建土壤水分观测场。为了尽快完成建站任务,我与刘昌明同志商量,将赵家义同志从水文室的径流实验室调来协助制造水力蒸发器。后来又决定赵家义同志正式参加禹城站的筹建工作。由于有德州试验站的建站经验,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速度很快,于1979年9月,建成了一个气象观测场、一个农田蒸发场、一个土壤水分观测场。1979年10月1日各项试验观测工作正式开始。马逢庆同志为我们配备了4个观测员,从事各项观测任务。张兴权同志在禹城试区负责土面增温剂的试验,任鸿遵、魏忠义等负责地下水研究。至此,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正式建成。从此开创了中国科学院禹城试验站以水量平衡和水分循环为主、以盐碱地治理为主要目标的定位科学实验研究(简称东园)。

1980年,由于增加了工作人员,马逢庆又在东园盖了四间砖瓦房,住房增至8间。后来,东园成为禹城试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的指挥部。

1981年,根据禹城站的发展需要,院地学部主任李秉枢、地理所所长左大康和刘昌明、孙祥平等同志与我们一起进行新站址选点。经过与杨德泉同志和禹城县协商,在试验区的南园買了32亩地作为禹城试验站的新站址(简称南园)。也就是现在禹城站的所在地。新站的筹建工作由赵家义同志负责。唐登银为禹城站站长,赵家义为副站长。

树立治理盐碱荒地样板,我看到典型示范的力量

1983,我参加了禹城试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禹城牌子万亩方节水节能与旱涝碱综合治理试研究》。主持人是凌美华、程维新、刘振声。指挥部设在东园。院秘书长胡永暢、地理所所长左大康等经常来试验区指导工作。参加试验区工作的有孙祥平、张兴权、欧阳竹、董云社、张道帅以及王孝利等。此外,遗传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等单位,也参加了禹城试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此项研究成果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凌美华、程维新、刘振声等)。

这项工作对我启发很大,使我认识到大面积盐碱地的治理是有可能的,关键是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当,树立典型和示范样板。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盐荒地开发。当时牌子村的盐荒地很多,就是没有人种。我们发现村民张玉财是个种田能手,动员他承包盐荒地的开发,由我们提供改良盐碱地的技术和棉花良种。他承包了村南的大片盐荒地,当年承包的30亩盐荒地就获得大丰收。其他村民看到后,纷纷承包盐荒地开发,很快全村的盐碱荒地都得到了开发利用。这就是样板的作用,使我看到典型的力量。张玉财是我们“六五”期间培养的一个典型。后来,张玉财被选为禹城县的劳动模范、人大代表。《大众日报》发表了“穷而有志,富而不逸——张玉财开发荒碱地纪实”的报导。

“一片三洼”思路的形成:一切始于调查研究

1985年所里决定由我主持禹城试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我虽然在禹城工作多年,对禹城的基本情况也有所了解,但是“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要求高,任务重,如何搞心中无数。为了使立项工作更符合实际,我与本所同事以及院资环局吴长惠同志,还有禹城县的杨德泉、马宪全、董怀金、王沁源等同志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同志们一起,对全县进行了多次的野外调查,并且和禹城县的各级领导座谈讨论,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逐步形成共识。其基本点就是要把禹城县存在的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县领导想要我们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结合起来。根据考察,禹城县的盐碱地面积大,大片沙荒地、积涝洼地急需治理。这些问题也是黄淮海平原存在的共性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县里也希望我们从事这方面的开发研究。这就是“一片三洼”课题形成的基础。在禹城县招待所四排46号房间,在与吴长惠,马宪全、董怀金等座谈时,我正式提出了“一片三洼”的设想,得到了他们一致赞同。下一步怎样搞、谁来干等问题如何解决?这时候,一直参与该课题调查研究的院资环局吴长惠同志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他与兰州沙漠所和南京地理与湖泊所联系,由他们派专家组参加禹城试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分别负责沙荒地治理和积水洼地治理。这就是禹城试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一片三洼”的形成过程。新闻媒体将禹城试验区“一片三洼”称为“小黄淮海”。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河间浅平洼地综合治理配套技术研究》,将试区由14万亩扩大到32万亩,提出了治理浅层淡水盐碱洼地、浅层咸水重盐碱洼地、季节性风沙化洼地和季节性积水涝洼地的四项治理配套技术,建成了各种类型的试验示范基地,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其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程维新、张兴权等)。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发与综合发展研究,199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农业奖(程维新、凌美华、左大康、许越先、张兴权、唐登银等)。

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科学家是有所作为的

1985年秋,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专家组在禹城县招待所四排会议室评审了禹城试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 “一片三洼”的课题设想,大多数专家认为课题设计很好,在黄淮海平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有的同志担心,认为摊子铺的太大,经费太少,难度相当大。当时我说,这项事情能否办成,关键是我们的想法是否与县里想的一致,规划内容是否能得到县领导的认可,特别是让决策者都清楚,要把我们的设想变为他们的行动,这样事情就好办了。后来,禹城县为三个试验基地盖了科研用房、修建了柏油马路、加设一高压线、通了电话,提供了适当的科研材料,为科研人员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科学家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科学家是有所作为的。我们最成功的一点是与地方紧密结合在一起。

禹城试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的主持人是程维新和张兴权。沙河洼的负责人是高安、陈彩富;辛店洼的负责人是庄大栋、王银珠、胡文英;北丘洼的负责人是张兴权、欧阳竹。当时我所参加北丘盐碱地治理的还有程维新、张翼、董云社、逄春浩、李云生、刘恩民、王吉顺等。此外,遗传所、植物所北京植物园等许多研究所都曾参加了禹城试区“七五”国家科技攻关。

禹城农业要上新台阶,畜牧业是突破口

1991- 1995,我所主持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禹城试区农业持续发展综合试验研究》,由程维新、张兴权主持。此项研究在人工调控生态稳定性、资源节约型高效农业和农区畜牧业发展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1996年获两委一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财政部)重大科技成果奖(程维新、张兴权、邢庭铣等)。

禹城试区通过对不利自然条件治理、荒地资源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农田建设,使禹城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了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试区的粮食产量与建区初期相比,增加了10倍以上。

种植业的发展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秸秆和精饲料。为了改变第二性生产滞后于第一性生产的局面,1989年初,李振声副院长及时提出“禹城农业要上新台阶,畜牧业是突破口”的指导思想。禹城市把“禹城农业要上新台阶,畜牧业是突破口”列入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以肉牛、肉鸡饲养和系列加工为重点的“一大一小”工程。农区畜牧业发展研究成为我们八五科技攻关的主要研究内容,张兴权等同志开展了作物秸秆的青贮研究,邢庭铣同志提出了禹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良种繁育、肉牛改良、规模育肥、加工销售等四大体系;建设一个优良种公牛群、基础母牛群、一代商品群和人工授精网,即“三群一网”繁育体系,加快了禹城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由15.6%上升至45%,农区牧业实现新突破。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1994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秸秆氨化先进单位”,1995年被授予“全国秸秆养牛十强县”。

“明珠”,是我们和禹城人民共同干出来的

禹城试区被誉为“小黄淮海”,“镶嵌在华北平原的一颗明珠”。我想有这么几奌值得关注:

一是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素有“小黄淮海”之称的禹城试区,集中了黄淮海平原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自然灾害,治理难度极大,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其中以沙河洼、辛店洼和北丘洼最为典型。沙河洼历史上是黄河故道,沙丘连绵不断,风沙飞扬,埋地压庄,周围21个自然村深受其害;辛店洼是全县最低点,是地表水的汇集区,每年积水期长达4-5个月,农民只能在洼边种些杂粮,收成极少;北丘洼属于重盐碱咸水洼地,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含盐重,修建津浦铁路后,形成封闭洼地,成为旱涝盐碱各种矛盾最集中、最典型的地区。“三洼”治理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中的关键性课题。

二是它的治理速度和效果。长期积水的辛店洼,采用挖鱼塘建台田的生态工程措施,做到当年治理,当年开发,当年利用,当年见效。鱼塘里养的鱼亩产达到700多公斤,台田上果树、牧草生长茂盛,粮食产量超过1000公斤,低洼地种的香稻、茨菇、茭白、莲藕等都取得了大丰收,成为典型的荷香四溢,鱼蟹滿池的“北国江南”。沙河洼采用水利先行,林草紧跟,沙地防护林和沙地经济林相结合的治理措施,仅用两年时间,建立了完整的沙地防风林体系,栽培的葡萄、山楂、梨、苹果等20余种水果生长旺盛,栽种的花生、蔬菜、西瓜等都获得好收成。李鹏总理看到后十分高兴,挥笔题词“沙漠变绿州,科技夺丰收”。北丘洼采用浅群井强灌强排技术,结合其它农业、水利措施,用三年的时间,硬把“治碱不露脸”的重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白花花的棉花取代了白茫茫的盐碱。这就是时间,这就是速度,这就是效率。

三是它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三种类型洼地建立了三种治理模式,形成了三种配套技术。三洼治理是一个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典范,它为同类型地区的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板。禹城试区的经验很快在同类型地区推广应用。仅山东省沿黄低洼易涝地区推广面积达300余万亩。几年来,全国有20多亇省市自治区来试区考察,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人次来禹城试区参观考察,一些外国专家认为,禹城试区的经验不仅在中国有实践意义,而且对其他国家也具有推广价值。李鹏总理考察禹城试区后说:“这里取得的成果,对黄淮海平原开发,乃至对全国农业的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禹城试区取得的成就,是写在大地上的一篇文章

新闻媒体对禹城试验区的成就做了大量的报导。如《敢啃硬骨头的禹城试区》(人民日报),《禹城的火炬》(科技日报),《昨日沙泽碱地,今天北国江南——中科院禹城试区见闻》(农民日报),《禹城三大洼变成聚宝盆》(大众日报),《播种希望的人们》(山东电视台),《镶嵌在华北平原的一颗明珠》(人民日报),。。。。,记者们用美好的语言赞扬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在禹城试区建立的丰功伟业:“他们用智慧的手,在白茫茫的黄淮海平原涂上了浓浓的绿色”。我在这篇回忆文章中,没有把我们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写进去。记者们的文字已作了最好的诠释。这就是“黄淮海精神”。“黄淮海精神”必将传承下去,发扬广大。

领导的表彰,新闻媒体的报导,只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和鞭策。禹城试区取得的成就是写在大地上的一篇大文章。禹城试区取得的成就,是贯彻我院“黄淮海,旱涝碱,多兵种,长期干”方针的结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黄淮海平原是一亇大舞台,使我们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是黄淮海平原哺育了我,我为她战斗了45年。我深情地热爱这片土地。



*程维新(1938—),1963年至退休在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