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所况介绍│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党群园地│科学传播│科技平台│学术期刊│图书馆│信息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四川日报】大骨节病病因研究获重大突破
2012-04-09|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访问次数

来源:四川日报  2012年03月25日 要闻 01版

“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与地理环境、饮用水、土壤、膳食和遗传密切相关

本报讯 (熊筱伟 记者 李秋怡)5年间,国内近20家优势单位的相关专家,先后110余次奔赴阿坝病区开展研究,最终证实了大骨节病与地理环境、饮用水、土壤、膳食和遗传密切相关。3月23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验收会在蓉召开,“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我省阿坝州是国内大骨节病发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此次“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攻关组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大骨节病病区分布于阿坝州12个县的95个乡 (镇)379个村中,共有病户34548户,现症病人41184人,临床患病率达6.32%。
   2007年,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开展“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课题攻关,试图攻克这一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的防治问题。5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国内近20家优势单位的相关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先后110余次赴病区开展研究,调查患者和群众4万余人次,治疗1.1万余人次,采集样本1.5万余份,同时积极开展实验室研究和平台建设工作。
   通过研究,课题攻关组证实,大骨节病与地理环境、饮用水、土壤、膳食和遗传密切相关:在病区,病情分布主要受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和海拔影响。患病率随着起伏度、坡度增加而升高,阴坡病情比阳坡严重;病区饮用水、土壤、粮食中硒含量则与发病率呈比较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硒摄入量越低病情越重。阿坝州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理生态低硒是该区域大骨节病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大骨节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是一个复杂的遗传疾病。
   攻关组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林生认为,要实现大骨节病长期稳定控制,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并举,应将包括阿坝州在内的青藏高原大骨节病区生态建设纳入《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从而获得在环境保护、改善民生方面的支持。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38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6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Email:weboffice@igsnrr.ac.cn